中国经济智库网

曲艺名家不忘先贤 相声新秀“西岗杯”传

商界 用户:刘慕骏 8733℃

9月3日,第十一届“西岗杯”全国相声新人新作推选活动暨曲艺名家新秀“送欢笑”在西岗区开演,不少曲艺名家和相声新秀汇聚一堂,为百姓送上了一场精品荟萃、令人捧腹的欢乐盛宴。这项推动相声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活动自1991年首办,距今已走过了三十二个年头。

回望相声艺术的一路走来,离不开每一代相声大师的传承、创新与推动。纵观相声世家,极其低调却又问鼎相声界多个唯一和第一的常氏世家,最让人难以忘记。其常派相声的扛鼎人------常宝霆大师集常派大成,成为相声史上德艺双馨的一代宗师。回顾常宝霆大师的一生,便可洞见中国相声波澜壮阔的辉煌过去,了解相声传承的意义与价值。

常宝霆从4岁开始练习“贯口”,5岁在父亲常连安和兄长常宝堃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相声。不到9岁便与父亲常连安、大哥“小蘑菇”常宝堃,在天津著名的“小梨园”登台献艺。一炮而红,常宝霆“三蘑菇”的艺名从此在相声界打响。

常宝霆一生都投身于相声事业,2013年,常宝霆大师作为“中国曲艺牡丹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成为相声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常宝霆在相声界自成风格,不仅是因为他的帅气长相,仪态端庄,气质潇洒,更是他追求“新”,从不停滞的创作精神。创新成为常宝霆最突出的标签并贯穿他的舞台半生。常宝霆自己创作的处女相声作品《儿童乐园》、《还乡记》在天津日报发表,从此开启了常宝霆的相声创作创新之路。60年代-80年代末是常宝霆创作新相声的高峰期。他认为创作源于生活,需要反映时代解读时代,多次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创作并演出了《我爱乒乓球》、《我爱体育》《水车问题》,他主创新作品高达50多个新段子。与投递员一起骑车送信数月,主创了歌颂邮递员的新相声《万无一失》。在大庆油田深入体验生活后,他主创了《油田战歌》,常宝霆以其彰显时代风貌,针砭时弊,引发人们共鸣的创作深受观众的喜爱,被称为百姓的“人民艺术家”。

1973年常宝霆创作的《挖宝》在天津电视台播出,被誉为文艺复苏后的里程碑式作品,带动了相声行业的复苏,亦是拯救了新中国相声的“断档”。

常宝霆大师于2014年1月4日离世,作为常派扛鼎人,第六代相声传承人的代表,传承常氏家风对艺术执着追求、坚韧不拔的家风,以相声为一生追求的信仰,开拓创新时代作品,传递时代精神,对艺术孜孜不倦,低调做人,却默默耕耘,对相声的传承与发展殚精竭虑,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时代人民艺术家的风范。时至今日,我们在留下的视频、音频资料中看到他的经典相声表演作品:《卖布头》、《扒马褂》、《杂学唱》和《生活的语言》等,仍能感受到他的卓越才能和对时代生活的洞察。

相声作为我国民间曲艺,是我国艺术的瑰宝。作为新时代传承人,更应当接过先贤之志,让相声薪火代代相传,欢笑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