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智库网

“亲子同行社”志愿服务队 激发社区妈妈群体“她力量”

公益 用户:梁真 7867℃

每周一的读书会,志愿者妈妈们一起讨论分享生活实践。

“好的,我愿意。”在长安区韦曲街道观山社区工作人员谢文询问妈妈们是否愿意成为种子志愿者,一起成立“亲子同行社”志愿服务队时,7位妈妈都欣然同意加入。

近一年来,妈妈们通过12期亲子翻转课堂的学习,种下了7颗志愿者种子,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和带领下共同成立社区自治组织“亲子同行社”。

自身成长的同时影响更多妈妈成长

带着美好的愿景和初心,社工与骨干志愿者开展了多次线上线下的讨论会,从组织名字、后续活动需求、服务人群、活动内容、人员招募、现有资源和人力特长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初步以“读书会”和“父母成长课堂”为主要服务内容,先干了起来。

张娜娜和杨丹是“亲子同行社”中两位优秀的志愿者,从学习者到志愿者再到项目活动带领人的角色转变,她们见证了观山社区在基层自治组织孵化中的工作点滴。

每周一的“观阅时光屋”读书会,张娜娜会精心挑选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邀请辖区内参与活动的妈妈们共读。通过共读,讨论分享生活实践,帮助妈妈们内化家庭教育正确理念。每期内容结束后,参与的居民都会书写读后感,并通过群聊进行展示。

每周五的父母成长课堂则是以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及志愿者杨丹授课为主,帮助父母甄别日常错误育儿方式,教授正确理念和技巧,并在学习后通过点评和指导妈妈们实践的作业,让妈妈们达到“知道,也能做到”的目标。

截至目前,社区累计开展15期相关活动,累计160余位居民参与其中。家门口的自治组织,让辖区更多妈妈们走进社区获得育儿学习的服务。“先保证有,再说好。咱们志愿者有这份能力,加上社区的平台,先把服务源源不断地搞起来,我们自身成长的同时影响更多妈妈成长,一举多得,后面再一步步完善,相信会越来越好。”志愿者侯琳桦说。

彼此支招 共同进步

为了更好地交流分享,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社区居民除了周内固定参与线下活动,其他时间还可以在“社区妈妈微信群”里打卡完成作业……在7位志愿者的带领下,“社区妈妈微信群”的人数越来越多,志愿者银文琪会在群里为妈妈们“赋能”,从经营家庭关系到社区治理的各项细节,大家都乐于讨论,彼此支招,共同进步。

“以前总觉得问题出在别人身上,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成长的空间还很大,希望有更多妈妈走进社区‘亲子同行社’,相互陪伴,不断向内觉察和回归,向外绽放和奉献。”志愿者郭妮说。

11月15日,记者见到了“亲子同行社”的志愿者刘芳。她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安心照顾家庭,从事自由职业。为了能够胜任妈妈这个角色,刘芳自学并取得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资质。“虽然有了理论的学习,但实践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刘芳介绍,网上有很多学习资源,内容丰富,抓人眼球,但缺少面对面的温度和灵动,缺乏针对性。

加入“亲子同行社”后,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刘芳和邻居妈妈们一起分享、学习、实践,加上专业老师的陪伴指导,使她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有了进步和收获。“成为志愿者,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和提升个人能力,另一方面我希望把成长和智慧的种子撒播到更多家庭,让更多父母获益,构建身边高能量的生活圈,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刘芳说。

观山社区负责人张芮莹告诉记者,社区服务要“抓两头,促中间”。“两头”是指“一老一小”人群;“中间”指的是中青年群体。社区治理服务工作要重视妈妈群体的力量。“妈妈群体”特别是因照顾家庭和孩子而告别职场的妈妈们有巨大的潜能,发掘和释放她们的价值,对于家庭和谐、社区治理、社会稳定具有长远且重要的意义。 文/图 记者 王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