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淀残联)
“一颗心的起起落落,能影响整个人的生活”。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的阴霾所笼罩,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摸索,渴望着能冲破黑暗,重新拥抱阳光、融入社会。而在北京海淀区,有一个宛如希望灯塔般的存在——北京海淀心理健康服务协会,自成立以来,便矢志不渝地为这些特殊群体照亮回归正常生活的道路,用爱与责任书写着一篇篇温暖感人的助残故事。
2011年,在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原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的精心筹划以及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和民政局的批准下,北京海淀心理健康服务协会正式落地生根。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特殊的使命,作为北京市第一家开设精神康复场所的社会团体,犹如一颗破土而出的新芽,为这片区域的精神康复事业带来了崭新的生机与希望,也悄然拉开了助力精神疾病患者重归生活正轨的大幕。
2016年,在多方协同合作的有力支撑下,海淀区构建起了“医院-社区全程自助化精神康复链”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恰似一条坚固的纽带,串联起了患者从入院到回归家庭的各个关键环节,其中“封闭式院内康复-开放式院内康复-家庭式居住康复-自助式社区康复”环环相扣,紧密协作。协会勇挑重担,承担起家庭式居住康复以及社区康复这两个重要“使命点”,像一位耐心的引路人,搀扶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沿着这条康复链,从相对封闭的环境一步步迈向开放的生活,助力他们学会自助管理,朝着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目标稳步迈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协会旗下的6家康复园,那37张床位不仅仅是一个个休息的地方,更象征着住宿、医疗护理、系列康复一体化的温暖港湾。仅在2023年,康复园就为稳定期精神残疾人提供了875人次的日间照料日托式服务,期间开展的团体心理治疗、趣味采摘活动、专业集体康复知识培训以及充满爱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如同点点繁星,点缀着残疾人的生活天空,为他们的康复之路增添了诸多温馨与色彩。
而且,协会的努力远不止于此。2019年,依据北京市残联康复政策,区残联及区卫健委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交到了协会手中——委托其配合温馨家园开展“区精神以及智力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通过街镇残联,在温馨家园、社区康复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一场场精心筹备的精神残疾人日间照料(活动式)服务有序开展。工作人员用心负责日常管理以及康复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社区精防医务人员也以专业之能,全面负责综合评估、制定康复计划、提供康复训练或指导、开展精神卫生健康宣教以及给予心理支持、危机干预等等。在2023年,33家精神康复日间照料站就像33个热闹的“欢乐驿站”,每周至少组织2次丰富多彩的社区精神康复活动,从精神康复程式化训练、正念心理技术在社区康复中的巧妙应用,到充满趣味的书法、绘画、手工、糕点制作,再到令人愉悦的游园、采摘、观影、文体娱乐等活动,全年累计组织活动多达2488次,服务人数达569人,康复服务更是高达31814余人次,让残疾人在欢乐中康复,在温暖中重拾生活的信心。
为了汇聚更广泛的爱心力量,协会精心组建了精神康复志愿者服务队伍,独具慧眼地挖掘那些社会功能保持良好、身怀特长的精神康复者,将他们培养成为精神康复志愿者。每年开展的岗前、在岗培训有条不紊,根据社区实际需求为志愿者们量身打造工作岗位,进行规范化管理,并统一考核。志愿者们通过朋辈支持服务帮助身边的一位位康复者重获新生;同时他们又像一面面旗帜,在康复者们的身边飘扬,发挥着良好的引领和典范作用,带动更多人积极面对生活。
北京海淀心理健康服务协会会长游秋萍表示:“每一个患者、每一位残疾人,都是我们放不下的牵挂,看着他们脸上逐渐绽放的笑容,生活一点点变好,我们深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未来,我们会继续坚守,让这束心灵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北京海淀心理健康服务协会,就是这样一个用行动诠释大爱的集体,在助残的道路上默默耕耘、温暖坚守,成为众多特殊群体心中最坚实的依靠,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助残领域的先进典范,也激励着全社会共同为这些特殊群体撑起一片爱的蓝天。